了解拥有|玉门关|毕业证书|样本的工作环境。立即免费加入求职必备网。看看您认识哪些玉门关|毕业证书|样本毕业证样本。玉门关|毕业证书|样本毕业证样本及介绍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关 址
敦煌西北迁至敦煌以东瓜州晋昌县。。玉门关(5
隋唐时,玉门关关址由敦煌西北迁至敦煌以东的瓜州晋昌县境内。唐慧立彦棕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玄奘法师西行求经,于贞观三年(629年)九、十月间抵达瓜州晋昌城(今甘肃瓜州县锁阳城),在当地询问西行路程,有人告知:从此北行五十余里有一葫芦河,“下广上狭,涸波甚急,深不可渡。上置玉门关,路必由之,即西境之襟喉也”。玄奘遂在瓜州找了一位胡人向导,于半夜三更到达河边,遥见玉门关。“乃斩木为桥,布草填沙,驱马而过”。葫芦河即今流经玉门布、安西县等地的疏勒河。这里标明瓜州晋昌城以北五十余里的葫芦河上置有玉门关。《隋书·西突厥传》、《元和郡县图志》亦记载玉门关在瓜州晋昌县境。据此,学界普遍认为隋唐时期的玉门关位于锁阳城北30公里许
玉门关(5
(约合唐里50余里),即安西县城东50公里处的疏勒河岸双塔堡附近,已移至汉玉门关东约240公里之处。这里正处交通的枢纽地位,东通酒泉,西抵敦煌,南接瓜州(锁阳城),西北与伊州(哈密)相邻。且傍山带河,形势险要。其四周山顶、路口、河口要隘处今仍存古烽燧11座,如苜蓿烽、乱山子七烽等。关址于1958年修建双塔水库时被淹,每年冬季枯水时可露出水面。关墙已坍,夯筑,残宽3.5—4米,残高0.3—0.75米,南北160米,东西155米,开东、西二门,四周环以护城河。关墙内外散落大量素面灰陶片、碎砖块、花岗岩石条、残石磨等,均系隋唐时期遗物。
玉门关(5
玉门关关址迁移
唐边塞诗人岑参曾作《玉门关盖将军歌》:“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形象地描绘了玉门关的重要地位。守关甲兵多达五千,其规模之大可以想见。隋唐玉门关为何东徙瓜州?这与当时伊吾路,即由瓜州经玉门关径趋西北直达伊州(今哈密)的道路之开通有关:此路之名始见于北周。《周书·高昌传》:“自敦煌向其国多沙碛,道里不可准记,唯以人畜骸骨及马粪为验。又有怪异。故商旅来往,多取伊吾路云。”这条道路在敦煌唐人写卷中又称之为“第五道”。它的开通使瓜州与伊州直接连通起来,无须再绕行敦煌又往,缩短了驿程,玉门关自然亦随之东徙瓜州。
玉门关文物保护
2016年6月23日,国家文物局批复甘肃省文物局《关于呈报玉门关遗址景区基础设施环线道路工程文物保护方案修改稿的报告》(甘文局发〔2016〕71号),意见如下:
一、修建环线道路的必要性不足,不利于玉门关遗址环境风貌和湿地生态的保护。补充玉门关遗产相关保护管理规划中有关展示和道路设计的相关内容。参观线路设计应有利于遗产价值的阐释、体验和遗产风貌的保护。
二、进一步优化道路选线,尽可能远离遗址。建议充分利用现有游览道路,局部改为双向车道,并规划游人步行道路,避免对遗址和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三、道路修建建议选用与遗址地表相同的砂砾石材料压实固化,或对地面进行适当平整,直接压实形成游览道路,同时避免道路过度平直,尽可能弱化人工痕迹,最大限度延续玉门关遗址荒凉、辽阔的历史氛围。应进一步斟酌完善跨越长城基址处的设计,并补充必要的遗址标识说明;如确定采用木栈桥形式跨越,应进一步弱化其尺度和体量感。
请你局组织相关单位,根据以上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后另行报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