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大学毕业证_高中/中专-毕业证大全

因为有缘我们才相聚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 主页 > 学校所属 > 正文

鹿泉区毕业证样本/图片

|鹿泉区毕业证样子/图片及介绍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4000多年,战国时称石邑,隋设立鹿泉县,唐改称获鹿县,金、元时称镇宁州,明清恢复获鹿县建制。

获鹿县境,春秋初属鲜虞国,后属晋地。战国初属中山国,赵灭中山后,归赵国。

秦时属钜鹿郡。西汉时置石邑县,治所在今县城南三十五里处,属恒山郡。

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封恒山郡为恒山国,八年国除为郡,此间辖石邑县。

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改恒山郡为常山郡,辖石邑县。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封常山郡为常山国,辖石邑县。

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又改常山国为常山郡,辖石邑县。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析常山郡,于今获鹿县治北置绵曼县,隶属真定国。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在今获鹿县城东北封乐阳侯国,属恒山郡,传四世免。建始二年(公元前21年)又封乐阳侯国,至西汉末国除。

东汉时,省石邑县,后复置,属常山郡。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封绵曼侯国,属真定国。十四年国徙。十七年常山郡并入中山国,石邑县改隶中山国。二十年复析中山国置常山郡,辖石邑县。

自永平五年(公元62年)始,常山时为国,时为郡,均辖石邑县。

三国魏和晋代,石邑县均属常山郡。北魏时,石邑县属常山郡。至北齐改石邑县为井陉县,原井陉县也省入新改后的井陉县,隶属常山郡。隋代,井陉县属常山郡。

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石邑县治移至今获鹿县东北万夏村。同年罢常山郡,石邑县改求恒州。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复改井陉县为石邑县,并于故井陉县地置井陉县。

十六年,析石邑县在今获鹿县治置鹿泉县(县南十里有鹿泉水,因而名之)。同时在井陉县治置井州,领鹿泉县。

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废井州,鹿泉县并入石邑县。义宁初,复置鹿泉县、井州,井州辖鹿泉县。

唐代,武德初于石邑县治置恒州,辖石邑县;井州领鹿泉县。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窦建德陷恒州,四年平息,恒州徒治真定,仍领石邑县。

贞观十七年,废井州,鹿泉县改隶恒州。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罢恒州改为常山郡,辖石邑、鹿泉二县。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改常山郡为平山郡,改鹿泉县为获鹿县,获鹿县、石邑县隶属平山郡。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平山郡为恒州,辖石邑、获鹿二县。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恒州改名镇州,辖石邑,获鹿二县。五代时,石邑、获鹿二县在后梁隶属镇州。后唐初改镇州为真定府,辖石邑、获鹿二县。不久又改为镇州,隶属不变。后晋天福七年(公元942年)又改镇州为恒州,辖石邑、获鹿二县。后汉又改恒州为镇州,辖石邑、获鹿二县。宋代初年,石邑、获鹿二县仍属镇州。

开宣六年(公元973年)石邑县省入获鹿县,属镇州。

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改镇州为真定府,辖获鹿县。

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井陉县省入获鹿、平山二县。八年复置井陉县,从获鹿、平山划出。

金代初,真定府领获鹿县。至兴定三年(公元1219年)改获鹿县为镇宁州。

元代初改镇宁州为西宁州,属真定路。

太宗七年(公元1235年)改西宁州为获鹿县,属真定路。

明代,获鹿县属真定府。清代初,获鹿县属真定府。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真定府改名正定府,辖获鹿县。

直隶获鹿县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置范阳道,辖获鹿县。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范阳道改名保定道,辖获鹿县。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废道,获鹿县直隶于河北省。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获鹿县属石家庄专区。

1958年12月20日撤销获鹿县,并入石家庄市。

1960年6月26日原获鹿县辖区并入井陉县。

1962年3月27日以原辖区复置获鹿县,仍属石家庄专区。

1970年石家庄专区改称石家庄地区,辖获鹿县。

1983年11月15日获鹿县划归石家庄市。

1994年5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获鹿县,设立鹿泉为市,但仍属石家庄市。[3]

2014年9月,撤市设区,设立石家庄市鹿泉区。[4]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名单,鹿泉区在其中[5]。

鹿泉区行政区划

据政府官网2014年11月信息显示,鹿泉区辖9个镇、3个乡、1个经济开发区:获鹿镇、铜冶镇、寺家庄镇、上庄镇、李村镇、宜安镇、黄壁庄镇、大河镇、山尹村镇、石井乡、白鹿泉乡、上寨乡和鹿泉经济开发区。[6]

鹿泉市行政区划一览表

乡镇(区)辖行政村数所辖行政村名称
获鹿镇27一街、二街、三街、四街、五街、六街、七街、八街、曹庄、杨庄、贺庄、、郑家庄、张家庄、杜家庄、下聂庄、大李庄、黄峪、大毕村、高庄、西马庄、东马庄、北新城、南海山、北海山、东辛庄、石柏村、小毕村
经济开发区5方台、横山、南新城、申后、符家庄
寺家庄镇15寺家庄、东营东街、东营西街、东营北街、岗上、南降壁、南龙贵、西龙贵、高迁东街、高迁西街、高迁北街、平南、平北、东良政、西良政
铜冶镇25南铜冶、北铜冶、西铜冶、东任村、西任村、南故邑、南任村、南甘子、北甘子、北故邑、桥门沟、岭底、羊角庄、永壁东街、永壁西街、永壁北街、永壁南街、耿家庄、西良厢、南杜村、北降壁、莲花营、小张庄、南张庄、南李家庄
上庄镇16上庄、台头、大车行、南庄、大王庙、大宋楼、小宋楼、辛庄、王庄、谷庄、小李庄、小车行、洞沟、庄窝、韩庄、钟庄
李村镇23李村、阎同、南许营、北许营、百尺杆、张堡、南白砂、屯头、同阁、南胡庄、北胡庄、向阳、东小壁、西小壁、孟冲撞、灰壁、邓村、秦庄、郑村、前东毗、后东毗、邓庄、王村
黄壁庄镇10黄壁庄、北白砂、沿村、古贤、北庄、田村、上黄壁、下黄壁、上吕、东升
宜安镇23宜安、牛山、裴村、东焦东队、东焦西队、东焦中队、王屋、高窑、岭口、于家庄、高家台、马山、永乐、新寨、田都、东鲍庄、西鲍庄、南鲍庄、北鲍庄、孟岭、西邱岭、东邱岭、庄头
石井乡9石井、岸下、北薛庄、栈道、张庄、封庄、东庄、黄岩、天井沟
白鹿泉乡1东土门、西土门、郄庄、枣林、曹坊、白鹿泉、东胡申、武庄、西胡申、谷家峪、西薛庄、西杨庄、段庄、水峪、上聂庄、荷莲峪、梁庄
大河镇(乡)26大河、小河、孟同、双合、贾村、杜童、纸房头、南落凌、中落凌、北落凌、城东桥东队、城东桥西队、徐家庄、小马村、霍寨、北高庄、南故城、北故城、双庙、曲寨、邵营、刘庄、山前、小栈道、东邵营、新庄头
山尹村镇7山尹村、南平同、东郭庄、西郭庄、韩家园、山南张庄、底下园
上寨乡5上寨、南寨、北寨、梁庄、常河

鹿泉区地理环境

鹿泉区位置境域

鹿泉

鹿泉区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处于东经114°18′,北纬38°05′,总面积603平方公里;东距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15公里,并与正定县、栾城县接壤,北与灵寿县、平山县为界,南接元氏县,西临井陉县;南北长、东西窄。[7]

鹿泉区地形地貌

鹿泉区地形总趋势为西高东底,西部属太行山余脉,为低山丘陵区

,区间基岩裸露,山峦起伏,沟谷发育,标高300米—500米。最高海拔在市境西南部上寨乡梁庄村西与井陉县交界处,高程907米,低山丘陵地带相对高差200米—400米之间。市境东部为冲积洪积平原,是华北平原西部边缘,地势平缓,局部有个别残丘出露,地形自西向东倾斜,南部地面标高由100米降至62.5米,北部降至80米,自然坡降3‰—5‰。

鹿泉区低山分布于市域西北部、西南部及南部边缘地带及中部个别孤山区域,海拔高程大于500米,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占鹿泉区总面积的1.59%;丘陵区分布于源泉渠以西,以构造地质作用为主,长期遭受强烈剥蚀切割作用,地形起伏较弱,冲沟发育一般深2~5米,有多个剥蚀残山孤立其间,表层一般为黄土、坡积、冲积物,海拔高程100米~500米。丘陵总面积336.67平方公里,占鹿泉区总面积的53.47%;平原分布在源泉渠以东,由滹沱河、太平河、金河及洨河的冲积、洪积扇和山前坡积群组成,地形较平坦,其组成物质粒度随着远离山区逐渐变细;平原面积267.73平方公里,占鹿泉区总面积的42.46%;鹿泉区水域面积15.67平方公里,占鹿泉区总面积的2.48%。[7]

鹿泉区地质

鹿泉区区域内地层出露较为齐全,按年代先远后近分为:

下元古界

南掌寺组主要出露于南部封龙山、青龙山;西南部出露于常河村西、村北和五峰山;北寨村北山。该组岩性以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变质长石石英粗砂岩为主,夹数层板岩和三层蚀变安山岩。总厚度1008米。

中元古界,长城系

大红峪组出露于常河村西与井陉县交界处;水峪村东;牛山村南及光禄山一带。

古生界

下寒武统

馒头组零星出露于水峪村南,刀刃山南坡,天井沟村西北以及山前村西等地。下部为紫红色砂质页岩夹薄层状泥质灰岩,中部为紫红色页岩,上部为黄灰色泥质灰岩。

中寒武统

徐庄组,分布与毛庄组相近,下部为紫红色页岩和猪肝色砂质云母页岩,上部为灰白色鲕状灰岩和薄泥质灰岩,竹叶状灰岩,厚约115米,倾向西北,倾角23º~27º左右,为本市“墨玉”主要原料石。

张夏组,连续沉积于徐庄组地层之上。分布较广,主要集中于东焦、王屋、九里山、黄岩等地。

上寒武统

崮山组,分布于九里山、石井、黄岩、栈道等处。下部为暗紫色、灰绿色钙质页岩,夹薄层泥质灰岩。上部为薄—中厚层浅色泥质条带状灰岩,夹浅色灰色中厚层含鲕状灰岩,厚约30米,连续沉积于下伏地层之上。

长山组,分布区域与崮山组相同。下部为浅灰色薄—中层泥质条状灰岩,夹灰紫色竹叶状灰岩,底部有0.5米~1.5米厚之暗紫色蚧壳灰岩,上部为浅灰色薄—中厚层泥质条带状灰岩,局部夹有灰色竹叶状灰岩。

凤山组,分布与上两组同。下部为浅灰色或土褐色薄—中—厚层白云岩。中部为浅白色厚—巨厚层状白云岩,上部为浅灰色、灰色薄—中—厚层白云岩。

下奥陶统

冶里组,分布于九里山、石井、黄岩、莲花山等处。为土褐色、灰黑色薄—中厚层中细粒白云岩,底部有数层较稳定的黄绿色钙质页岩。

亮甲山组,分布于九里山、莲花山、东胡申等处。下部为灰、灰白色中—厚层含遂石结核有条带状白云岩,底部为灰绿色页岩,中部为致密块状灰岩夹白云岩,顶部为白云岩。

中奥陶统

马家沟组,零星分布,为灰色、深灰色厚层致块状灰岩,花斑状灰岩。

第四系,主要分布于平原区,为一套河流冲积及残坡积松散地层。下更新统主要岩性为杂色粘土,只在山前局部地区被揭露;中更新统,主要岩性棕红色粘土夹砾石、碎石,山区洼地随处可见,厚度小于5米。东部平原层厚3米~15米,最大埋深60米。

上更新统,出露山前地带,东部平原区岩性以砾石为主,夹有棕红色粘土、粉质粘土。全新统广泛分布于平原区表层,主要岩性为粉质粘土、粉土。李村镇东部(原秦庄乡)、大河镇东北部滹沱河沿岸,大片河漫滩,系滹沱河多次自然改道形成,其构造主要由滹沱河水冲积而成,土体下层有较厚砂层。

鹿泉区地质构造为断裂构造发育,且成带状出现,主要有古运河断裂带,是一组基本平行的断裂带,以高角正断层为主,断距50米~100米,延伸20公里以上,破碎带发育。牛山郑村断裂带,由一组行逆断层组成,倾向东南;倾角60º,断距约100米,延伸长11公里。另外还有良都店、获鹿、大河断裂带和吴家窑、黄峪断裂带,均为一组逆断层,延伸延11公里和15公里。[7]

鹿泉区水文特征

鹿泉市河流属于海河水系。市境中部、北部诸河属滹沱河分支,南属滏阳河分支。市区内主要河流有太平河、滹沱河、清水河、洨河、金河,其次还有古运河等。

鹿泉区气候特征

鹿泉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多风;夏季炎热多雨,雨量集中;秋季天高气爽,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干燥,多西北风。1991年至2005年,年平均气温为13.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7.2℃,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1.7℃,极端最高气温43.4℃(2002年7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16.9℃(2000年1月25日);年平均降水量为542.2毫米,年最大降水量为1119.3毫米(1996年),年最少降水量为319.7毫米(2001年),月最大降水量为608.4毫米(1996年8月),日最大降水量为422.3毫米(1996年8月4日),降水量主要集中于7、8两个月,占全年降水总量的56%;无霜期日数平均为219天,初霜期一般出现于10月底,终霜期出现于3月20日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76.9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9%。[7]

鹿泉区自然资源

鹿泉区农副土特产品众多,主要有菠菜、乒乓葡萄等。

截至2012年,鹿泉区已探明的有石灰岩、大理石、花岗石、白云岩等十几种矿藏,其中石灰岩的储量达7.9亿吨。[7]

鹿泉区人口

2013年末,鹿泉区户籍总人口403942人,总户数117044户。其中农业人口303208人,非农业人口100734人。年内共出生人口7311人,人口出生率18.1‰;死亡人口2659人,人口死亡率6.6‰;净迁入184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1.5‰。[8]

鹿泉区常住人口地区分布(2010年)[9]

 人口数(人)比重(%)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2010年2000年2010年2000年2010年2000年
总计432936397449100100718659
获鹿镇782506900418.0717.3616191428
铜冶镇734285863616.9614.751010807
寺家庄镇38403364238.879.16964914
上庄镇483944197211.1810.56993861
李村镇33715351467.798.84519541
宜安镇28153309486.507.79402442
黄壁庄镇16469178803.804.50507550
大河镇441114212110.1910.60691660
山尹村镇12957122212.993.07550519
石井乡11364150632.623.79250331
白鹿泉乡7779103551.802.61180239
上寨乡917694982.122.39289300
经济开发区30737181827.104.571689999

鹿泉区交通运输

截至2014年,鹿泉区有6个乡镇与省会直接接壤,是石家庄“1+4”组团城市和“一体两翼”中心城市之一。境内有京广、石太、大宋和京石、石太客运专线5条铁路,有107、307国道,石太、青银、张石高速,石环、石闫、京赞等公路,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28公里,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120公里,基本形成了“四纵十横”的公路网络。其中,10条公路直通石家庄市区,开通了10余条、覆盖8个乡镇的城市公交路线。主城区距省会石家庄市中心15公里、石家庄机场20公里、北京270公里、天津315公里、黄骅港335公里,以鹿泉为中轴心辐射北京、天津、济南、郑州、太原的一小时经济圈正逐步形成。[10]

鹿泉区经济建设

鹿泉区综述

2011年,鹿泉区生产总值完成261.4亿元,比2010年增长12.2%;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7.2亿元,比2010年增长26.5%;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3亿元,比2010年增长3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5亿元,比2010年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547元,比2010年增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20元,比2010年增长16%。

2012年,鹿泉区生产总值完成290亿元,比2011年增长5.8%;三次产业占比达到7.2:59.2:33.6;财政收入完成20.8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0.9亿元,分别比2011年增长21.3%和16.7%;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1271元、21598元,分别比2011年增长12%、11.1%。[4]

2013年,鹿泉区完成生产总值320.1亿元,可比价格增长9.5%。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23.5亿元、187.4亿元和109.2亿元,分别增长1.9%、9.8%和10.5%,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0.8%、59.6%和39.6%,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5.6和3.8%。鹿泉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7.2:59.2:33.6,调整为7.3:58.6:34.1。第一产业占比重提高0.1%,第二产业占比重降低0.6%,第三产业占比重提高0.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79875元。

2013年,鹿泉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2.8亿元,比2012年增长21.2%。其中城乡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35.7亿元,增长26.3%;房地产开发投资17.1亿元,下降22.6%。第一产业完成投资8.3亿元,增长18.5%;第二产业完成143.6亿元,增长31.6%;第三产业完成100.9亿元,增速8.9%。

鹿泉区第一产业

2013年,鹿泉区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39.42亿元,可比价增速为1.84%,实现增加值23.45亿元,可比价增速1.83%。

2013年,鹿泉区实现农业产值24.18亿元,可比价增速1.73%。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2.64万亩,比2012年减少5242亩,减少0.99%;亩产394公斤,比2012年减少4公斤,下降0.86%;总产量20.76万吨,比2012年减少3885吨,下降1.8%。

林业产值6447万元,可比价增速17.82%。人工造林2843公顷;牧业产值12.48亿元,可比价增速0.92%。渔业产值为9232万元,可比价增速0.38%,淡水产品产量6302吨。

2013年末,实有机井5109眼(其中农业生产用3850眼),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1740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62.34万千瓦;全年实现机耕17170公顷,机播32172公顷,机收26493公顷。[8]

鹿泉区第二产业

鹿泉区工业从依靠传统产业开发矿产资源起步,形成了建筑材料、冶金机械、轻工食品、医药化工四大主导行业。

2013年,鹿泉区21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647.98亿元,比2012年增长12.4%。其中轻工业产值144.43亿元,比2012年增长19.6%;重工业产值503.54亿元,比2012年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3.13亿元,比2012年增长13.8%。产值超亿元企业149家,增加了4家。共有大中型工业企业30家,全年实现产值249.74亿元,比2012年增长7.8%。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55亿元,比2012年增长10.7%。全年增幅基本保持在1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69亿元,比2012年增长20.9%。实现利税87.8亿元,比2012年增长20.3%。[8]

2013年,鹿泉区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2.5亿元,比2012年增长1.4%。完成产值52.3亿元,比2012年增长1.5%。

鹿泉区第三产业

2013年,鹿泉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6.57亿元,比2012年增长13.6%:批发业实现销售总额77.67亿元,增长17.1%;零售业实现销售总额98.28亿元,增长16.1%;住宿业营业额2.13亿元,增长17.9%;餐饮业营业额14.58亿元,增长17.2%。

截至2013年末,鹿泉区有旅行社7家,服务网点10个,10个特色农业园区。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5.5亿元,比2012年增长16.3%。旅游创收25.5亿元,各景区共接待游客431万人次,增长15.2%。全市星级饭店客房750间。

2013年年末,鹿泉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9.72亿元,较年初增长16.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1.9亿元,增长10.1%。各项贷款余额119.93亿元,增长14.4%。[8]

鹿泉区社会事业

鹿泉区文化事业

2013年,鹿泉区共组织文化下乡13次,春节花会、“彩色周末”共演出18场次,义务放映电影2496余场次,宣传群众130万人次。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80千册,与石家庄市图书馆开展资源共建共享,共建成图书室112家,文化室128家,村民文化活动室187个,健身路径168套。

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100%,数字电视用户63420户。全年自播新闻1776条,石家庄台上稿110篇,河北台播出新闻12条。[8]

鹿泉区教育事业

2013年,鹿泉区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验收。小学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100%,高中阶段学生升学率92%。共有普通中学14所,在校学生17601名,专任教师1636名;小学70所,在校学生26755名,专任教师1716名;中等职业学校9所,在校学生5197名,专任教师410名。[8]

鹿泉区科技发展

2013年,鹿泉区有45项课题列入石家庄市级以上科技计划。其中列入国家级的5个,完成鉴定验收项目23项,有国际领先2项,国内领先7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14项,石家庄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到17家。荣膺2013年度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2013年申请专利125件,授权65件(其中发明专利18件)。截止2013年底鹿泉区专利拥有量727件。[8]

鹿泉区医疗卫生

2013年,鹿泉区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实现全覆盖。截至2013年末共有卫生机构340个,等级医院14所,医院、卫生院床位1697张,医院、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1142人。[8]

鹿泉区历史文化

鹿泉区地方风俗

斗火龙

斗火龙俗称斗活龙,始发年代已无据可查。

斗火龙类似提线木偶戏,不同的是,提线者在上,木偶活动在下,各种“布偶”动物表演于索道之上,进退、跳跃、逗闹,做出千姿百态的动作。动作的精彩程度,要凭阁上拉绳索人的技艺。更稀奇的是各种动物偶像的口、爪、尾、肚等部位事先设有鞭、炮、烟火,用火绳牵引,适时燃响或发射,斗火龙的操作一定要掌握好鞭炮、烟火及其动物的动作配合。悬空索道的两侧,一般都要挂上两排照明的各种彩色花灯,索道下燃起油篓或柴物用来照明,十分光亮耀眼。因此种花会具有需在晚上表演和场地要求大的特殊性,道具和设备也很繁杂,需多名演职员操作才能完成。因此,每逢太平盛世、五谷丰登的春节和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才玩乐此项活动。

跑驴

一般三人表演,骑驴的、牵驴的、赶驴的各一人。道具是布扎的毛驴一头,满身披挂。历史流传着“公公骑驴儿媳牵,大伯子哥甩后边”。所以,跑驴中骑驴的是老叟,牵驴的是青年妇女,赶驴的是青壮年男子。随着发展和演变,跑驴也有一男一女二人表演,往往是反映夫妇二人赶集上店、回娘家的内容,骑驴多是女的,男的连牵带赶。跑驴分布在申后、大河、岗上、北新城等村。[11]

吹歌

吹歌,俗称“吹手唱”,在鹿泉市有悠久历史,民间婚丧嫁娶及过节祭神时,多请民间乐队(班)演唱,此种艺人称“吹手”。一般户只有器乐吹奏,较隆重者还有声乐演唱。共有河北省民间吹歌研究会会员6人。

著名艺人李梦林、阎富银亲家二人,1984年曾参加过河北省录音录像,代表曲目《自叹》编入《河北省民间器乐集成》一书。

吹歌的一分支是僧侣乐班,解放前有和尚班、道士班多个,解放后僧侣班停止。后道教乐队又开始活动。

鹿泉区名优特产

缸炉烧饼

缸炉烧饼主要产于获鹿镇五、六街。

炕烘翠枣

炕烘翠枣主要产于上聂庄、梁家庄、水峪、武家庄、荷莲峪、杜家庄等西部山区。该区域山场水丰地肥、果树较多,尤其盛产大枣,这里的村民常在枣成熟时将枣摘下,去掉核后,用白线将枣串成串,然后放在炕上,下面加火烧,慢慢烤熟,以供食用。炕烘翠枣具有香、甜、翠、不粘不腻的优点,久吃还有美容、养颜、强身健体、补脾健胃治虚烦、生津血等医疗作用。

鹿泉区风景名胜

鹿泉八大景分别是灵岩洞、抱犊寨、海山岭、翠屏山、韩信庙、赵佗墓、龙泉寺、白鹿泉。

龙凤湖

龙凤湖位于景区西南隅,原为官冲坪里一小湖,1958年冬修建的逆江水库,将龙凤湖包容其中,后将水库改名为龙凤湖,积雨面积44平方公里,蓄水面积2625亩,水库大坝在浪岭山下,长220米,高383米,十分壮观。湖东麻家溪有隧洞长652米,与五溪湖相通。

封龙山

石家庄封龙山位于元市与鹿泉的交界处,海拔812米,景区怪石奇峰、深穴清溪为特色。景区内还有歇马殿、药王庙、将军石、醉仙楼、白草寺等景点,每个景点都有一段典故等待大家去聆听。封龙山景区的植被覆盖率高,树木葱郁,泉水清爽。[12]

抱犊寨

抱犊寨,旧名抱犊山,古名萆山,位于河北省石家庄鹿泉市西郊,是一处集历史人文和自然风光为一体的名山古寨。系国家4a级旅游区、河北省旅游先进单位。

十方院

十方院又称金阙宫,坐落于获鹿镇南部幸福桥畔(威远门外太平河南岸)。十方院为较高规格的道教建筑,其始建年代还未定论,据河北省文物专家对斗姆殿后墙原有的装饰沿瓦形制断定为元代产物,可见其创始年代可追溯至更远。十方院历经沧桑,几次重修,在药王殿前墙上至今还嵌有记录光绪年间十方院遭受地震灾害后又重修的碑文。

鹿泉区城市荣誉

2017年12月13日,鹿泉区获评第一届河北省文明城区。[13]。。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河北省石家庄市

下辖地区

9个镇,3个乡

政府驻地

获鹿镇镇宁路6号。地理位置

河北省中南部

面 积

603平方公里

人 口

43.3万(2010年)

气候条件

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相关推荐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