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大学毕业证_高中/中专-毕业证大全

因为有缘我们才相聚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 主页 > 学校所属 > 正文

[tài yuán]历届毕业证样本

[tài yuán]历届毕业证样本图片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毕业证样本有多处防伪标识。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太原市行政区划图。。。中文名称

太原

外文名称

taiyuan,тайюань,태원,ไท่หยวน

别 名

并州,晋阳,龙城

行政区类别

省会、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北山西省

下辖地区

6区、3县、代管1县级市

政府驻地

太原市杏花岭区新建路69号

电话区号

(+86)0351

邮政区码

030000

地理位置

山西省中北部,太原盆地北部

面 积

6999平方公里[5]

人 口

442.15万(2018年)

方 言

晋语-并州片-太原话

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性气候

著名景点

晋祠、天龙山石窟、永祚寺、崇善寺、窦大夫祠、蒙山大佛、太山等

机 场

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太原尧城通用机场

火车站

太原站、太原南站、太原东站、汾河站

车牌代码

晋a、晋n(涉外车牌)、晋o(行政车牌)

行政代码

140100

市树、市花

槐树、菊花

gdp

3884.48亿元人民币(2018年)

人均gdp

88272元(2018年)

高等学府

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等

市委书记

罗清宇

市 长

李晓波[6]

城市精神

包容、尚德、崇法、诚信、卓越

最高建筑

信达国际(266米)

城镇化率

84.88%(2018年)

目录

1历史沿革

2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辖区信息

▪区划列表

3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气候特征

4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5人口民族

▪人口

▪民族

6政治

7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8社会事业

▪体育事业

▪娱乐传媒

▪文化事业

▪文教科研

▪医疗卫生

▪城市建设

9交通运输

10历史文化

▪传统节日

▪民间艺术

11特色美食

12风景名胜

▪文保单位

▪太原八景

▪地标街景

13著名人物

▪皇帝

▪古代

▪近现代

14城市荣誉

15对外交流

太原历史沿革

“古交旧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证明早在10万年

春秋时期的晋国

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在太原的土地上。义井和东太堡的“新石器文化遗址”进一步证明,在七八千年前的母系氏族公社早期,太原的先民就曾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远古时期属冀州,是传统上说的华夏九州之一,为九州之首。《汉书》:“河内曰冀州:其山曰霍,薮曰扬纡,川曰漳,浸曰汾、潞。”说明秦、汉以前的冀州地区一般是指今日之汾河平原及其附近地带。

殷商时太原为古国北唐,考古学家曾在太原许坦村一带,发现了商代的文化遗址,定名“许坦型文化”。史传太原的肇始者台骀,因治理汾水、开拓了太原盆地,被尊为“汾水之神”。

鲁昭公元年(晋平公十七年,前541年),晋国荀吴率兵北征,大败占据今太原一带的无终及赤狄别族咎如,太原地区始入于晋国版图。春秋末期,晋定公十五年(前497年)显赫于世的晋阳古城问世于汾河晋水之畔,迄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韩、赵、魏三国又称为“三晋”。三家分晋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定的标志,史学界以此作为东周时期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之后,赵国定都晋阳(太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36郡,设置太原郡,郡治晋阳。[7]

汉代全国设十三州,并州刺吏部设治晋阳,这也是太原称并州之始,太原简称“并”来源于此。是时,太原为全国十三州部治所之一,闻名遐迩。

东晋十六国时先后晋阳被刘渊、石勒、慕容燕、苻坚占据。北魏仍为太原郡,兼置并州。南北朝时,晋阳又是东魏和北齐的别都,始终保持着“霸府”的地位,高欢、高洋父子坐镇太原、遥控朝政。

隋代,太原(当时称之为并州),是全国性的大城市。开皇二年(582年),置河北道行台。开皇九年(589年),改为总管府,大业初(605年),府废,改称太原郡。

隋末,李渊、李世民驻守太原,因晋阳古有唐国之称,李渊父子定都长安后,遂以“唐”为国号。因此,唐文化的发源于太原。唐初,曰并州初置大总管府,又改大都督府。唐朝的几位帝王曾数次扩建晋阳城,并相继封其为“北都”、“北京”,为河东节度使治所,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三都”、“三京”,诗人李白曾盛赞“天王三京,北都居一”。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后晋、后汉、北汉,或发迹于晋阳,或以此为国都,一时间太原名声显赫于举国,传为“龙城”。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灭掉了以太原为都的北汉政权,最终统一全国。由于憎恨太原军民对宋军的顽强抵抗及恐惧太原“龙城”的美誉,遂下令火烧晋阳城,又引汾、晋之水夷晋阳城为废墟,一座历经1476年悠久历史的古城遭到了彻底的破坏。三年之后,新的太原城在距古晋阳城北四十余里的唐明镇重新崛起。嘉佑四年,设太原府治。

金朝时,宋钦宗赵桓下诏将中山、河间、太原三镇交金人。从此,太原人民在战乱摧残,异族压榨下,度过了80多年。

元朝时,蒙古汗国改名元朝。元朝时的太原称为太原路。成为全中国的交往中心,北到岭北行省,东到奴儿干都司(治所黑龙江下游),西到西藏地方,南到海南,都在此交流。此后明朝和清朝的府城均建立于此。

明初,朱元璋封其三子朱棢为晋王于太原,遂因此扩建太原城,成为明代九边重镇之首。

清朝,置太原府,府治在阳曲县。近代

晚清时期(1860年-1912年)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以后,外国使节和传教士得到特许进中国,借传教的名义促使和参与了不平等条约的签定,搜集中国情报,进行文化侵略。1900年,八国联军再次打进北京,慈禧路经太原,见当地晋商云集,便大肆搜刮捐税。

1911年辛亥革命后,阎锡山被举为山西都督,于太原建立晋系军阀,经营山西长达38年,期间韬光养晦保境安民,使山西成为全国最富裕省份之一。

1947年,析出阳曲县城区,单独设置太原市,实行闾邻制,全市分为内八区和外八区,作为山西省省会。

1949年4月24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太原。

1949年解放后,太原市成为山西省人民政府驻地,山西省省会。

1951年原属汾阳专区的晋源县撤销,并入太原市。

1958年原属忻县专区的阳曲县和原属榆次专区的清徐县撤销,并入太原市。

1960年复设阳曲(驻黄寨镇)、清徐(驻清源镇)两县。

1972年吕梁地区下辖的娄烦县划归太原市。

太原行政区划

太原区划沿革

太原市行政区划图

至1996年,太原市辖古交一个县级市,清徐、阳曲、娄烦三个县,市区分南城、北城、河西、南郊、北郊五区。

1997年5月8日,太原市调整行政区划,市区分为杏花岭区、迎泽区、小店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和晋源区,形成了6区3县1市的格局。其中地处建设路以西、滨河路以东、北大街以南、南内环街以北的杏花岭区、迎泽区两个区是传统上的内城区,而随着城市的扩张,万柏林区、小店区、尖草坪区和晋源区也被认为是城内地区,形成了“城六区”的概念。[5]

太原辖区信息

太原市行政区划信息表
名称行政区划代码面积

(平方千米)

六普人口

(万人)

邮政编码下设街道-镇-乡个数下设社区-行政村个数
太原市1401006909420.159103008254-21-31696-824
小店区14010529080.45370300327-1-2123-38
迎泽区14010610558.85330300026-1-097-17
杏花岭区14010714663.448203000910-0-2120-28
尖草坪区14010829641.57050300239-2-371-77
万柏林区14010928974.925503002414-0-1135-18
晋源区14011029022.14310300253-3-045-77
※综改示范区/////11-0
清徐县14012160834.38610304001-4-524-188
阳曲县140122208412.02280301000-4-611-123
娄烦县140123128910.58410303000-3-56-142
古交市140181151220.51390302004-3-753-116
备注:带有“※”标志的综改示范区全名为“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不属于行政区划;下设各级行政区划数量统计截止到2018年底

参考资料:行政区划代码、面积、邮政编码等信息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站;[8]六普人口来源于太原市人民政府网站;[9]下设各级行政区划数量来源于太原市民政信息网[10]

太原区划列表

截至2018年底,太原市辖6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共54个街道、21个镇、31个乡,计696个社区、824个行政村。[10]

【小店区】
 坞城街道┃营盘街道┃北营街道┃平阳路街道┃黄陵街道┃小店街道┃龙城街道┃北格镇┃西温庄乡┃刘家堡乡
【迎泽区】
 柳巷街道┃文庙街道┃庙前街道┃迎泽街道┃桥东街道┃老军营街道┃郝庄镇
【杏花岭区】
 巨轮街道┃三桥街道┃鼓楼街道┃杏花岭街道┃坝陵桥街道┃大东关街道┃职工新街街道┃敦化坊街道┃涧河街道┃杨家峪街道┃中涧河乡┃小返乡
【尖草坪区】
 尖草坪街道┃光社街道┃上兰街道┃南寨街道┃迎新街街道┃古城街道┃汇丰街道┃柴村街道┃新城街道┃向阳镇┃阳曲镇┃马头水乡┃柏板乡┃西墕乡
【万柏林区】
 千峰街道┃下元街道┃和平街道┃兴华街道┃万柏林街道┃杜儿坪街道┃白家庄街道┃南寒街道┃西铭街道┃小井峪街道┃东社街道┃化客头街道┃长风西街街道┃神堂沟街道┃王封乡
【晋源区】
 义井街道┃罗城街道┃晋源街道┃金胜镇┃晋祠镇┃姚村镇
【清徐县】
 东湖街道┃清源镇┃徐沟镇┃东于镇┃孟封镇┃马峪乡┃柳杜乡┃西谷乡┃王答乡┃集义乡
【阳曲县】
 黄寨镇┃大盂镇┃泥屯镇┃东黄水镇┃高村乡┃侯村乡┃凌井店乡┃西凌井乡┃北小店乡┃杨兴乡
【娄烦县】
 娄烦镇┃静游镇┃杜交曲镇┃庙湾乡┃马家庄乡┃盖家庄乡┃米峪镇乡┃天池店乡
【古交市】
 东曲街道┃西曲街道┃桃园街道┃屯兰街道┃河口镇┃马兰镇┃镇城底镇┃阁上乡┃嘉乐泉乡┃梭峪乡┃岔口乡┃常安乡┃原相乡┃邢家社乡
备注:表格信息整理自太原民政信息网[10]

太原地理环境

太原位置境域

太原位于山西省境中央,太原盆地的北端,华北地区黄河流域中部[1],地处南北同蒲和石太铁路线的交汇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0′~113°09′,北纬37°27′~38°25′。区域轮廓呈蝙蝠形,东西横距约144公里,南北纵约107公里。[1]

太原地形地貌

太原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海拔最高点为2670米,最低点为760米,平均海拔约800米,市区坐落于海拔800米的汾河河谷平原上。太行山雄居于左,吕梁山巍峙于右,云中、系舟二山合抱于后,太原平原展布于前,汾水自北向南纵贯全境。[11]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横贯太原市全境,流经境内约100公里。市区东有太行山阻隔,西有吕梁山。[1]

太原气候特征

太原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9.5℃,无霜期平均202天,年均降水量456毫米。太原由于其地形复杂多样,海拔高度差异较大,海洋性气候对境内的影响,形成了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夏秋降雨集中,冬春旱多风。年平均温度为9.5℃,一月平均-6.4℃,七月平均23℃。霜冻期为十月中旬至次年四月中旬,无霜期平均149—175天。年均降水量468.4毫米。[12]

太原市气候数据
类别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全年
高温1.85.411.519.825.528.629.328.023.717.89.53.117.0
低温-11.6-8.0-2.04.810.515.118.216.910.84.0-2.7-9.23.9
降水3.25.213.419.933.355.9102.1107.051.625.610.73.2431.2
日照173.4174.0202.3229.8265.1250.9228.6223.8209.6206.9174.6162.62501.7

太原自然资源

太原生物资源

太原植物区系含有种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地衣、藻类和菌类。太原地区野生动物资源有鸟纲16目、37科、173种。国家一级保护兽类一种、国家二级保护兽类5种、山西省重点保护兽类3种;爬行纲动物3目、4科、8种;两栖纲1目、2科、5种;鱼纲2目、4科、21种;甲壳纲动物1目、2科、2种;昆虫纲13目、70科、177种;蛛形纲2目、3科、10种。

太原矿产资源

截至2013年底,太原探明矿藏主要有铁、锰、铜、铝、铅、锌等金属矿和煤、硫磺、石膏、钒、硝石、耐火粘土、石英、石灰石、白云石、石美砂等非金属矿。

太原人口民族

太原人口

据2018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42.1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1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75.27万人,增加4.31万人;乡村人口66.88万人,减少0.12万人。城镇化率84.88%,比上年提高0.18个百分点。男性人口222.67万人,女性人口219.48万人,性别比为101.45∶100。[13]

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4.58万人,人口出生率10.41‰。[13]

太原民族

2014年太原97.28%人口为汉族,少数民族有满族、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回族等。

太原政治

             太原市主要领导
市委书记罗清宇
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李晓波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14]
市政协主席张贵元

(参考资料[6][15])

太原经济

太原综述

跻汾桥

工业、农业是太原市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1949年,太原市工农业总产值(1980年不变价格,下同)为10718万元。1950年~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工农业总产值快速增长。1952年,太原市工农业总产值上升到24362万元,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均超过了解放前太原市历史最高水平。

1953年~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总产值逐年快速增长,1957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3497万元。

1958年~1960年,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太原市工农业总产值急速增长,1959年上升为146127万元,1960年达到203304万元。但是,由于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了太原市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财政开支过大,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匮乏,加之自然灾害和苏联撕毁合

祥云桥

同,造成1961年~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的大滑坡。1961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降至102532万元,1962年降至94534万元。之后经过三年调整,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发展,到1965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又升至181359万元。1966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17436万元。

1966年,太原市经济随着“文革”的开展形势恶化。1967年、1968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分别下降为174096万元、86679万元。1969年~1970年,政治局势相对好转,工农业生产总值开始回升,1969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为125653万元,1970年上升为239658万元,1973年达到305894万元。1975年,贯彻中共中央整顿精神,全市工农业总产值又回升至275357万元。然而1976年初掀起的“反击右倾翻案风”使全市的工农业总产值又降至216067万元。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太原经济迅速恢复。1977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为287351万元,1978年达到363650万元。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太原市的工农业总产值开始

太原

突飞猛进地增长。1980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06384万元,1985年达到663713万元,1990年达到1036956万元。[16]

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884.48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05亿元,增长0.7%;第二产业增加值1439.13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2404.30亿元,增长8.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8272元,比上年增长8.2%,按2018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13339美元。[13]

太原第一产业

2018年太原市

太原夜景(9

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82.53千公顷。粮食种植面积65.96千公顷。其中:夏粮种植面积0.07千公顷,秋粮种植面积65.89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1.09千公顷。药材种植面积1.76千公顷。全年造林面积17.28千公顷。零星植树1259万株。新增育苗面积0.29千公顷。年末大牲畜存栏3.8万头,猪出栏32.29万头。肉类产量5.49万吨,禽蛋产量4.54万吨,牛奶产量9.43万吨。水产品养殖面积1.05千公顷,水产品产量2603吨。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46.21万千瓦。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5527吨。[13]

太原第二产业

太原是中国建国初期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20世纪末以来,在山西省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中,太原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承担起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化的重任。以不锈钢生产基地、新型装备制造工业基地和镁铝合金加工制造基地“三大基地”为代表的优势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经过50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了以能源、冶金、机械、化工为支柱,纺织、轻工、医药、电子、食品、建材精密仪器等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17]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8%。其中:中央企业增加值增长9.9%;省属企业增加值增长8.5%;市属及以下企业增加值增长19.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6.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9%。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9.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1.3%。

南中环

非传统产业增加值增长17.8%,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8%。传统产业增加值增长8.0%。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075.81亿元,增长9.4%。利税总额238.82亿元,增长8.5%。利润总额94.08亿元,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84.65元,下降0.74元。[13]

太原第三产业

邮电和旅游

太原主要建筑(2

2018年太原市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60.46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8.00亿元,下降3.9%;电信业务总量152.46亿元,增长13.2%。年末市话到达77.25万户。农话到达1.8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37.32万户,其中:4g移动电话用户为594.29万户。每百人拥有电话185部,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67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宽带用户197.08万户。[13]

2018年太原市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8126.1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8%。其中:国内游客8102.32万人次,增长19.9%;海外游客23.88万人次,增长4.1%。海外游客中:外国人16.88万人次,香港同胞3.89万人次,澳门同胞0.49万人次,台湾同胞2.62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995.57亿元,增长21.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985.30亿元,增长20.8%;旅游外汇收入1.07亿美元,增长7.0%。[13]

金融保险

2018年末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317.27亿元,比年初增长3.3%;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2684.21亿元,增长10.7%。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019.50亿元,增长3.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767.46亿元,增长8.7%。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491.74亿元,增长10.1%,人民币贷款中,中长期贷款余额9106.93亿元,增长15.5%;短期贷款余额2673.87亿元,下降6.1%。年末上市公司达到19家,其中:主板16家,中小板2家,创业板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52家。[13]

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223.09亿元,下降4.7%。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126.30亿元,下降17.2%;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24.65亿元,增长25.0%;意外伤害保险业务保费收入6.46亿元,增长19.7%;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65.67亿元,增长16.4%。支付原保险赔款与给付63.63亿元,增长11.3%。其中:寿险业务给付27.72亿元,增长3.3%;健康险业务赔款及给付5.74亿元,增长18.9%;意外伤害保险业务赔款1.53亿元,下降0.6%;财产险业务赔款28.65亿元,增长19.5%。[13]

国内贸易

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

2018年,太原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1.90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37.90亿元,增长8.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4.00亿元,增长11.4%。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零售额886.95亿元,比上年增长4.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9.0%。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33.23亿元,增长30.9%。[13]

对外贸易

2018年,太原市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086.29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出口额663.25亿元,增长15.9%;进口额423.04亿元,增长23.3%。出口商品中,不锈钢材、机电产品分别为121.68亿元、512.61亿元,占出口额的95.6%。煤炭、焦炭、金属镁分别为0.11亿元、1.02亿元、3.61亿元,占出口额的0.7%。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161个。年进出口额在千万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50个,比上年增加3个。[13]

太原社会事业

太原体育事业

太原市全市人均公共体育场馆面积达到0.91平方

南中环桥

米。小轮车训练基地被列为国家级基地,曾举办2008年国际自行车联盟bmx(小轮车)世锦赛(北京奥运会预选赛),2011年bmx全国锦标赛、2012年bmx冠军赛。2008、2009年连续举办了女子摔跤世界杯,2010年起开始举行太原国际马拉松赛,2012年4月太原举办伦敦奥运会摔跤预选赛,这也是在中国举办的唯一一项奥运会选拔赛,2015年9月举办第17届亚洲跳伞锦标赛。截至2012年,太原市共有体育场馆34个,主要为山西省体育中心、山西省全民健身中心(原山西省体育场)、山西省体育博物馆(原山西省体育馆)、滨河体育中心等,cba山西汾酒队的主场在山西省体育中心。[18]

2019年8月,太原作为主赛区承办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

太原娱乐传媒

太原市有省级广播电视台1座(山西广播电视台),市

太原夜景

级广播电台1座(太原广播电视台)。全市新闻媒体主要有《太原日报》、《太原晚报》、《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太原在线、太原新闻网、龙城热线、太原市政府信息网、太原教育电视台等。

太原主要剧场有山西剧院、中影国际影城太原新影都、宽银幕电影院(中国巨幕)、解放数码影城、长风剧场、天亿国际影城、横店电影院(贵都店、王府井店、同至人店)、金逸国际影城、奥斯卡国际影城、万达影城等。

太原文化事业

2018年底,太原市全市共有各类专业院团及具备规模的民营艺术表演团体21个。群艺文化馆12个,博物馆14个。公共图书馆12个,馆藏图书732.21万册。国家综合档案馆12个,馆藏档案资料210.51万卷(件、册)。改扩建后的太原市图书馆跻身全国一流图书馆行列,赢得“网红图书馆”美誉,并在全国首创马克思书房。成功举办城市能源低碳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人民网2018大学校长论坛。举办“紫禁风华——2018太原·故宫文物展”。广播节目11套,电视节目16套。有线广播电视用户135.10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31.06万户。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100%。[13]

太原文教科研

高教概况

太原高校(7

2018年底,太原市共有高等院校46所(其中高职院校23所),在校学生532822人(含博士、硕士研究生、成人教育);中等职业学校48所,在校学生63421人;普通高中90所,在校生76883人;普通初中137所,在校学生122367人;小学441所,在校学生310437人;幼儿园724所,在园儿童112007人;特教学校5所,在校生数1561人。

太原有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中国国务院水利部山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等科学研究机构和山西科技创新城。

截至2018年底,太原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46所,包括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全省最为著名的学府。山西大学是国家“一省一校”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重点建设的部省共建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双一流建设大学;中北大学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百所入围高校之一、教育部“卓越计划”建设高校、山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大学(原国防工业八所本科院校之一),原来是国家二级保密单位。山西财经大学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百所入围高校之一。

 本科院校
1山西大学山西省本-硕-博
2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本-硕-博
3中北大学山西省本-硕-博
4山西医科大学山西省本-硕-博
5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本-硕-博
6太原科技大学山西省本-硕-博
7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省本-硕
8太原师范学院山西省本-硕
9太原工业学院山西省本-硕
10山西传媒学院山西省
11太原学院山西省
12山西能源学院山西省
13山西警察学院山西省
14山西工商学院山西省教育厅本(民办)
15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山西省教育厅本(民办)

本科独立学院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
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

高职院校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金融职业学院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山西体育职业学院山西警官职业学院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山西旅游职业学院
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经贸职业学院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山西老区职业技术学院(民)-

山西省重点中学
太原市第五中学山西省实验中学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太原市外国语学校
太原成成中学进山中学
太原市第十二中学太原市第十五中学
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太原十八中)太原育英中学(太原二十六中)
太原市第三十六中学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学
太原市第四十八中学太原市实验中学(太铁一中)
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山西省二级重点中学
太原市第十九中学太原市第二十中学
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太原市第二十七中学
太原市第三十中学太原市第三十八中学
太原市第三十九中学太原市第二实验中学
太原市第三实验中学太原市第五实验中学
化二建中学小店一中
古交一中清徐中学
徐沟中学——

文化设施

太原拥有华北第三大、山西省第一大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国家一级图书馆——太原市图书馆,华北最大的多功能图书馆——山西大学图书馆;拥有国家级综合档案馆11个,各类公共图书馆馆藏图书4290.4万册,馆藏档案资料556万卷(册)。

太原医疗卫生

2017年年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748个(不含村卫生室),医疗床位39917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9.0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1269人,其中:执业(包括执业助理)医师23018人,注册护士29489人。每千人拥有医生5.2人。太原市已建成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13]

 太原市境内主要医院(三甲)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大医院
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职业病)山西省第三人民医院(肿瘤)
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眼科医院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
太原市中心医院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传染病医院)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结核病)
太原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病)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四医院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山西省总队医院山西省中医院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西中医药大学第三中医院太原市妇幼保健院

太原城市建设

2019年10月31日,太原入选首批5g商用城市名单。[19]

太原交通运输

太焦铁路

铁路

太原铁路局铁路总里程2800公里,太中银铁路,北同蒲铁路,南同蒲铁路,太焦铁路,石太铁路,太兴铁路,上兰村铁路,环城铁路,石太高铁,大西高铁,太郑高铁,太呼高铁(规划),京太高铁(规划),京昆高铁等多条铁路干线汇集于此。

太原站、太原南站为主要的客运火车站,其中太原南站为华北第二大综合交通枢纽。太原北站是华北最大编组站,汾河站、晋祠站、太原西站等为市内环城铁路枢纽。

太原南站(3

主要有太原到大同的北同蒲铁路,太原到运城的南同蒲铁路,太原到焦作的太焦铁路,太原经原平到北京的京原铁路,太原到中卫和银川的太中银铁路,太原到兴县的太兴铁路,太原到石家庄的石太铁路,太原到青岛的太青客运专线(石太客运专线段),太原到焦作的太焦客运专线,大同经太原到西安的大西客运专线,作为提升太原铁路枢纽地位的太原环城铁路在正在建设当中。石太客运专线于2005年6月11日开始修建,2009年4月1日正式开通,太原和北京两地的路程缩短为两个多小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时间最早的高速铁路。大西客运专线太原至西安段于2014年7月正式通车,太原到西安只需3小时左右。

航空

太原武宿国际机场(2

太原武宿国际机场是华北第三大国际机场,通往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和国内大部分城市。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位于太原市小店区,距太原市中心13.2公里。几乎所有的国内航班均在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停靠和起飞。截至2016年底,太原机场通航航线126条,通航城市75个,全年预计保障运输起降7.5万架次,旅客吞吐量984.78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4万吨[20]全国排名第28。机场和太原市区间由机场快速路和龙城大街连接,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建设了2号航站楼。

2011年5月,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引进首家外国航空公司——韩国韩亚航空公司开通太原至首尔(仁川)航线。之后陆续引进澳门航空公司、台湾远东航空公司、韩国易斯达航空公司、泰国东方航空公司和香港航空公司。2011年,太原武宿国际机场有4条定期国际直飞航线,到2012年8月,国外(地区)航空公司和国内航空公司已在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开通了太原至澳门、台北、韩国、泰国曼谷、香港、日本大阪(静冈)、新加坡7条定期国际(地区)直飞航线。不仅如此,所开航线航程短、密度高,密集时每20分钟就有一架国际航班起落。

太原尧城通用机场位于太原市清徐县孟封镇境内,占地面积1200亩。机场飞行区等级3c,跑道长1800米,宽45米,设有2条垂直联络道,跑道主降方向设有简易b型进近灯光系统。航站楼面积2000平方米,含20米高塔台一座。停机坪面积30000平方米,设y12飞机机位10个,1000平方米机库4个,可停放y12飞机16架。[21]

公路

太原市街景(19

太原市城区的路网结构以网状为主,呈环形放射状。最外有环状高速路(外环路),2013年建成通车中环快速路,老城区已形成内环路。截至2018年,全市公路里程7517公里。市区立交桥数共有57座。2018年,太原全市民用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55.3万辆。

太原环城高速公路、大运高速公路、太旧高速公路、太古高速公路、太长高速公路、太佳高速公路、青银高速公路,太原第二环城高速公路(在建)等多条高速公路途经太原。汽车站有太原长途汽车站、太原客运东站、太原客运西站、太原迎宾汽车站、太原建南汽车站、太原客运北站,太原客运南站(在建)、太原客运东南站(在建)。

太原老城的城市道路是棋盘式格局,横平竖直,而外围的城市道路规划是环形加网状的格局。内环由北大街—兴华街、建设路、南内环街、和平路连接而成。中环由北中环街,东中环路(太行路),南中环街,西中环路(窊流路)连接而成。最外围有太原环城高速公路,连接大运高速公路、太旧高速公路、太古高速公路、太长高速公路、太佳高速公路、青银高速公路,太原第二环城高速公路已在建设当中。[22]

湖滨国际大酒店

太原老城区的城市道路是棋盘式的格局,横平竖直。东西方向的道路有:

北中环街—北中环桥—北中环西街

胜利街—兴华北街

北大街—胜利桥—兴华街

旱西门街—旱西关街—西缉虎营—东缉虎营—新民中街

府东街—府西街—漪汾桥—漪汾街

水西门街—开化寺街

迎泽大街—迎泽大桥—迎泽西大街

双塔寺街—双塔西街

南内环东街—南内环街—南内环桥—南内环西街

亲贤北街

长风东街—长风街—长风桥—长风西街

学府街

南中环街—南中环桥—南中环西街

晋阳街

龙城大街—祥云桥—龙城西大街

南北方向的道路有:

经园路,

卧虎山路——东中环路

敦化南路——双塔北路——双塔南路

敦化北路

涧河路——建设北路——建设南路——太榆路

五一路—并州路—坞城路

三墙路——柳巷——青年路——体育路——体育南路

恒山路——解放路—解放南路—长治路

新建路—新建南路—平阳路—平阳南路

大同路——金刚堰路——桃园路

滨河东路—汾东南路

滨河西路

西渠路—晋祠路

千峰北路—千峰南路

和平北路—和平南路

西中环路

公共汽车

2016年,太原市公共交通运营车辆2253台,其中,公共汽车2147辆,电车106辆运营线路150条,公交运营线路网长度3250公里,年客运量4.35亿人次。公交车票价通常为1元起价,远郊区县为3元。公交卡每次乘坐的刷卡费用以0.5元起价。截至2014年12月,太原市公交出行分担率已达到29%,有近1/3的省城市民日常出行选择乘坐公交车,太原市公交车运行时速达到16.76公里,部分路段的平均时速已超过20公里,建设完成了太原南站公交枢纽站,南寨村公交停车场投入运营。截至2014年12月,太原市有2700多辆公交车上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太原市阳曲县已实现乡镇公交车全覆盖。[23]

公交系统(2

出租车

太原市出租车运营车辆8292辆,已全部更换为纯电动出租车,并在全市安装充电桩2451个,规划2016年底将达到5500多个,至此,太原成为国内首个实现纯电动出租车的城市。

公共自行车

太原于2012年开始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租车人凭太原公交ic卡或银联卡,缴纳200元押金,并预存30元以上租车费用后即可使用。截至2017年,太原市范围内已建成公共自行车服务点1285个,服务100多万市民,日均租骑量达40万人次,投入公共自行车4.1万辆。据相关统计,太原的租赁系统规模,在全球列二位。[24]

轨道交通

太原地铁于2007年提出建设,2012年开始前期勘探,2013年正式获批,2016年3月11日首条线路地铁2号线正式开工建设。太原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整体建设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时间从2015年到2023年,应建设2号线(包含1期2期)、1号线(包含1期2期)及3号线,通车里程为93.35公里,将设置车站73座。

太原市轨道交通规划(3

已规划的地铁共8条,市区6条,市域2条,运营线路总长度249.1公里,车站总计191座。分别为:

太原地铁1号线:全长28.5公里,共25座车站。由西山矿务局站至武宿机场站,将于2019年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运营。

太原地铁2号线:太原市修建的第一条地铁,共23座车站。由西涧河站至人民南路站,于2016年3月11日全线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下半年运营。

太原地铁3号线:全长30.5公里,共设25座车站,由柴村站至东峰站。

远期规划(2025年后):

太原地铁4号线:全长22.8公里(规划)

太原地铁5号线:全长33.9公里(规划)

太原地铁6号线:全长36.3公里(规划)

太原地铁7号线:全长44.8公里(规划,联络清徐)

太原地铁8号线:全长27.6公里(规划,联络阳曲)

5条快速通道

108国道:从北到南贯穿太原、晋中两市;

太榆路-汇通路:已全面升级改造;

综合通道:起点太原市武宿村,终点在榆次区张庆,全长15公里,榆次区段正在施工;

龙城大街东延:西起太原市郑村,东至榆次区白坡村北,全长16公里;

晋中开发区龙湖街:由已建成的中段和规划的东延、西延三段组成,全长19公里。

3条国省干线

208国道:北起小店区大村,南至祁县东观,全长45公里;太原—太谷公路:北起小店区巩家堡村,南至太谷县城接108国道,全长35公里;s316线:长33公里。

13条区域连接线

太旧高速晋中连接线:起点位于太旧高速晋中北出口,终点在榆次区源涡村,全长10公里;

中都路:北与拟建的榆次乌金山旅游消防专用公路相接,南至榆次城区顺城街,全长13公里;

黄陵—郜村公路:北起小店区黄陵,南至太原晋中交界处郜村,全长15公里;

榆次东阳—清徐公路:全长22.5公里;

祁县北堡—峪口公路:规划中拟向北延伸与太原市县乡公路小杨线相连,全长29公里;

阳曲大方山—寿阳索马:全长15公里;

太原武宿—榆次峪头公路:全长10公里;

晋中开发区杨盘街:长2.1公里,太原西温庄大街向东建设500米即可贯通;

晋中开发区使赵街:全长13公里;

晋中开发区迎宾西街:全长10公里,已接至太原界处;

晋中工业园8号路:全长6公里;

晋中市榆次区修文镇—太原市清徐县公路:全长17公里;

晋中市太谷县胡村—太原市清徐县小武:全长15公里。[25]

太原市全景

太原历史文化

太原市徽

自商周以来太原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军事和政治和经济文化中心,先后有陶唐、北唐、晋、晋阳、太原郡、代国、并州、太原国、龙山、太原府、北都、北京、西京、龙城、太原路、冀宁路、阳曲、太原市等。太原在历史上曾为九朝古都,在从周朝起的2000多年里,建造了许多古建筑。太原处于华夏民族与草原民族交往和冲突的中心地带。

太原地区方言为太原话。历史上许多皇帝都与这座城市有过特别密切的关系,因此被称为龙城。相传唐尧和大禹曾建都于晋阳。西汉初年,汉文帝刘恒即位前受封代王,国都便是今天的太原,太原也被称为潜龙之地。曹魏末期,封于太原郡的晋王司马氏家族取代曹魏建立政权,并以“晋”作为国号。前秦、北魏、东魏、北齐曾定都于晋阳或以晋阳为实际政治中心。北齐高祖高欢称太原为霸城。隋炀帝杨广即位前曾为晋王。隋末,李渊为唐国公和太原留守,起兵晋阳建立大唐,并以太原的古称作为国号。太原成为唐朝的龙兴之地,被唐太宗誉为“王业所基,国之根本”。唐高宗即位前曾为晋王,而同样来自并州文水的皇后武则天则成为了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太原府自武周起成为北都,宋太宗即位前也受封为晋王。

太原市市徽是中国第一枚市徽,其图案内容为双塔、并字、煤层和火焰,象征太原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煤炭资源丰富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中心城市和四化建设蒸蒸日上的新气象。

  太原定都朝代以及历代名称
  朝代当时名称位置名号
古北唐-许坦-
晋阳晋源国都(初)
北魏晋阳晋源霸府 别都
东魏晋阳晋源霸府 别都
北齐晋阳晋源霸府 别都
晋阳晋源北都 北京
后唐晋阳晋源陪都
后晋晋阳晋源陪都
后汉晋阳晋源陪都
北汉晋阳晋源国都

晋商文化

太原曾是晋商故里,作为中国最早的商人,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明清两代成为晋商最鼎盛时期,并成为中国四大商帮之首,一直称雄中国商界500年之久。晋商家族有别于一般的官绅家族,其是具备商业烙印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家族。晋商在中国历史上首创了“票号”。“票号”是中国古代一种商人通商的方式,“商路遥远,汇通天下”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显赫一时,甚至遍布了世界上多个地区。[26]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太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锣鼓艺术(太原锣鼓)、晋剧、莲花落、风火流星、老陈醋制作技艺、月饼传统制作技艺(郭杜林晋式月饼)、六味斋酱肉传统制作技艺、中医养生(药膳八珍汤(头脑))、庙会(晋祠庙会)、砖雕(山西民居砖雕)、清徐彩门楼抬阁(徐沟背铁棍)等,其中莲花落,风火流星,老陈醋制作,六味斋酱肉,清徐彩门楼是太原独有的(无其他申报单位)。全国月饼制作技艺也只有太原和安琪广东月饼两家。

太原莲花落

太原莲花落(lào)(也称“莲花乐”)是太原的地方曲种,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曲艺艺术,流传于城市乡村,它的产生与发展与太原人曹强有关系。莲花落的说唱词,基本上是七言四句为一段,全用太原方言来合辙入韵。表演之时,先扣大竹板,间配小竹板,打板三巡之后,开始说唱,以唱为主,间以夹白,边唱边说,抑扬顿挫,尾音稍长。太原莲花落,不仅有七件子伴奏,而且发展到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伴奏。主要乐器有三弦、扬琴、二胡、木鱼等。当年的莲花落极不注重表演,仅是边说边唱。这是因其早年为街道表演的形式所决定。自从解放搬上舞台后,已经注重于身段和动作的表演。2010年,“莲花落”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宗教文化

太原地区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太原的寺、庙、观、堂是宗教界和信教群众的宗教活动场所。

佛教:永祚寺、崇善寺、大佛寺等。

道教:北极宫、纯阳宫。

伊斯兰教:太原古清真寺。

天主教:太原天主教堂、太原板寺山圣母堂[27]、七苦山圣母堂、和平南路耶稣圣心堂等。

基督教:体育路基督教堂、郑村基督教堂、桥头街基督教堂等。

其他:大关帝庙、古关帝庙、城隍庙、太原皇庙。

太原传统节日

添仓节

添仓节又称“天仓节”,其时在农历正月二十日和二十五日,是农历正月中的最后一个节日。[28]

寒食节

寒食节的时间在冬至后百五日(亦有百六日之说),即清明前两天。至今,太原南郊区群众仍有称寒食为“一百五”者。民间传说,这一天为“龙忌”之日,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的。传说晋文公重耳在这一天焚烧绵山,烧死功臣介子推,追悔莫迭才下令禁火的。“焚火绵山”的故事在太原地区流传很广。其实,寒食的起源并非始于介子推,而是始于周代的禁火制度。[28]

寒衣节

寒衣节为农历十月初一,亦称“送寒衣”,意谓为死去的亲属亡灵送冬天衣物的日子。至时家人用五色纸(常用黄、蓝、绿、白、青)剪成象征性的衣服,中间夹絮棉花,意指供亡者冬季穿用。[28]

太原民间艺术

太原民间艺术有晋剧、太原莲花落,太原锣鼓[29]、清徐背铁棍[30]、剪纸、架火、社火等。

太原特色美食

太原小吃的代

太原小吃

表有清和元头脑、羊杂割、过油肉、五寨烩菜、杨记灌肠、面皮、六味斋酱肉、双合成糕点、孟封饼、醪糟、小米粥、老豆腐、认一力清真蒸饺、老鼠窟元宵、鱼羊包、徐沟灌肠等。

面食的出现最迟在汉代之前。汉代,凡面制的食品统称为“饼”。山西人被称为“老西儿”由来已久,除了山西是在太行山西边以外,这个名字里还有醋味。古时候,“醋”被称为“醯”,醯与西同音,山西人便有了“老西儿”的称谓。山西人爱吃醋,面食离不开醋,炒菜、做汤处处离不了醋。

太原的面食有拉面、削面、拨面、擀面、揪片、剔尖、焖面、栲栳佬、拨鱼、猫耳朵、擦搁斗、沾片子、饸捞等。制法有擀、拉、拨、削、压、擦、揪、抿等几十种。料理工艺上,又可分为蒸制、煮制、烹制。浇头卤料精细考究,“醋调和”与“浇两样”最具特色。

太原风景名胜

太原(8

太原文物古迹有晋祠园林、建于明代的永祚寺、凌霄双塔、龙山石窟、蒙山大佛、祭孔文庙、晋阳古城遗址以及中国十大石窟之一的天龙山石窟等名胜古迹。全市共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0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57处、国家地质公园1处、森林公园3处。太原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各种类型的演出、国际性的展会等一应俱全。晋剧被誉为山西的“省粹”,起源于清代咸丰年间,青年宫、太原市文广中心等都常有传统的晋剧演出。[31]

太原市长风商务区

太原文保单位

截至2013年底,太原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

古交遗址娄烦古城遗址晋阳古城遗址王家峰墓群唱经楼
太原大关帝庙太原清真寺太原纯阳宫崇善寺大悲殿太原文庙
永祚寺晋源阿育王塔太山龙泉寺晋源文庙晋祠
明秀寺宝宁寺窦大夫祠净因寺多福寺清徐尧庙
狐突庙清源文庙帖木儿塔前斧柯悬泉寺阳曲大王庙大殿
辛庄开化寺不二寺古交千佛寺龙山石窟天龙山石窟
山西大学堂旧址太原天主堂中共太原支部旧址--

太原景点[26]

太原市中心城区全市共有综合性公园46个,专类公园11个,带状公园6个,街头游园253个,社区游园53个,街旁绿地194块。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4767公顷,园林绿地面积13013公顷,公园绿地面积4384.8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19%,绿地率37.1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18平方米。[32]综合性公园有迎泽公园、晋阳湖景区、汾东公园、华夏公园、汾河市民公园、汾东中央公园、北张公园、和谐公园、和平公园、龙城公园、龙城东街公园、武宿公园、晋商公园、古城东滨河公园、金桥公园、汾西公园、摄乐公园、唐槐公园等,专业类公园有植物园、徐显秀公园、太白铁路遗址公园、工业遗址公园等。[33]

晋祠

太原汾河公园是在汾河太原城区段内经过水利治理和绿化美化后而形成的滨水公园,现已绵延20余公里,并且仍在每年向南向北延伸。主要景点有汾河晚渡,雁丘(“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出处),碧水沙滩,湿地公园等。

太原古城

太原城是中国历史上明和清的都城城防建筑的总称,由宫城、王府、内城、外城组成,包括城墙、城门、瓮城、角楼、敌台、护城河等多道设施。太原城门是明清太原城各城门的总称。太原城周长二十四里,高三丈五尺,外侧包砖,共开八门,东曰宜春、迎晖,俗称大东门、小东门,西曰振武、阜成,俗称水西门、旱西门,北曰镇远、拱极,俗称大北门、小北门,南曰迎泽、承恩,俗称大南门和新南门。现仅存小北门一段。

太原太原八景

永祚寺双塔

太原八景指太原旧时的八个景观,也称“古晋阳八景”。这八景是:汾河晚渡、烈石寒泉、双塔凌霄、巽水烟波、崛围红叶、土堂神柏、天门积雪、蒙山晓月。

国家级地质公园

太原西山国家矿山地质公园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晋阳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晋祠——天龙山、崛山围山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晋源区:晋源镇店头村

博物馆

山西博物院

太原市有10座博物馆。中国煤炭博物馆为中国国家级煤炭行业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是山西省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还有山西科技馆、山西省民俗博物馆、晋祠博物院、山西省艺术博物馆、太原美术馆、山西地质博物馆、太原博物馆、山西青铜博物馆等。中国煤炭博物馆和山西博物院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山西省博物院还是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培育对象。

人文景点

晋祠、天龙山石窟、古交旧石器文化遗址、永祚寺、双塔、龙山石窟、纯阳宫、窦大夫祠、多福寺、童子寺燃灯塔、晋阳湖、崛围山、蒙山大佛、崇善寺、北齐壁画、晋阳古城遗址、山西大学、太原动物园、迎泽公园、汾河景区、西山万亩生态园、南宫古董市场、拱极门、五一广场、太原城隍庙等。

购物街区

迎泽区的柳巷、开化寺、钟楼街是太原的传统商业区,还有南宫或棉花巷的古玩城,服装城批发市场。玉器、铁器等历史悠久;民间手工艺品,如面人、剪纸等;此外还有华宇国际精品、下元东方新天地、王府井百货等。

太原地标街景

信达国际金融中心位于太原市迎泽西大街86号,设计地上54层地下4层,总高266米,总建面约14.3万㎡。由国内知名的华东建筑设计院操刀设计,将太行山形象融入建筑外形设计中,以凸显山西人引以为傲、坚韧雄浑的“太行精神”,是山西省建成的最高建筑。
太原中海国际中心主体包括两栋230米超高层5a甲级写字楼以及附属5层商业裙房,地上53层,地下4层,单层面积约2150㎡。项目坐落于迎泽大街与汾河交汇处,总建筑面积约27.1万㎡,是山西省建成最高的双子塔楼。

太原著名人物

太原皇帝

刘恒(汉文帝)、刘启(汉景帝)、刘渊(后汉高祖)、石勒(后赵高祖)、高欢(北齐高祖)、高洋(北齐太宗)、杨广(隋炀帝)、李渊(唐高祖)、李世民(唐太宗)、李治(唐高宗)、武则天(武周皇帝)、李克用(后唐太祖)、李存勖(后唐庄宗)、石敬瑭(后晋高祖)、刘知远(后汉高祖)、郭威(后周)、刘冲(北汉高祖)、刘崇(北汉世祖)。[34]

太原古代

廉颇,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战国时赵国将领,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以勇敢善战闻名于诸侯。

豫让春秋末晋卿智伯家臣,侠士,入《史记·刺客列传》。

郭淮(?-255)字伯济,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市)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多次平定少数民族叛乱。参加了对蜀的抵御战争,官位升至车骑将军。

王浑(223年-297年),字玄冲。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太原)人。三国曹魏至西晋初年名臣。晋灭吴之战的主要指挥官之一。

王慧龙(390年-440年),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名将。到彦之、檀道济等频顿淮颍,大相侵掠。王慧龙力战,屡摧其锋。

狄仁杰(630—700),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武则天时期名相,杰出的封建政治家、侦探家。史称“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民间誉为“唐祚之匡俊之臣”。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汉族。(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王翰(687-726),字子羽,唐朝诗人,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时著名边塞诗人。其诗《凉州词》中“葡萄美酒夜光杯”为后人广为传诵。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盛唐时著名的诗人、画家和音乐家。

白居易(772-846),祖籍太原,生于新郑,后迁下邽。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唐代温彦博之裔孙,中国古代著名词人,两《唐书》有传。

刘知远(895—948),其祖先本为沙陀部人,世居太原。五代后汉王朝的建立者,947年称帝建立后汉,改名刘暠,庙号高祖。

杨业(?—986),初名重贵,后名继业。祖籍麟州新泰(今陕西神木北),后迁居太原,故史称并州太原人。北汉、宋朝名将,主要贡献在抗辽事迹中。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鹿门居士、海岳外史、淮阳外史等。官至书画学博士、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大家”。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金太原秀容(今忻州市)人。历代公认的“金元文冠”。

罗贯中(1331—1400),名本、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中书省河东山西道冀宁路清源县(今太原市清徐县)人,中国古代著名小说家、戏曲家,《三国演义》、《水浒传》(与施耐庵合作)的作者,章回小说的鼻祖。

傅山(1607—1684),原名鼎臣,字青竹,后改名山,字青主,别号颇多,诸如公它、公之它、朱衣道人、石道人、啬庐、侨黄、侨松等。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医学家、书画家。

太原近现代

科学界:

张亚勤(1966--),现任百度总裁。[35]

阴和俊(1963.01--),现任中科院副院长。[36]

张杰(1958.01--),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37]

谢克昌(1946.10--),中国工程院院士,煤化工专家,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38]

赵沁平(1948.4.9--),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科学技术专家。现任中国科协副主席。[39]

关桥(1935.7.2--),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制造工程焊接专家。[40]

郭承基(1917.1.21-1997.2.13),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矿物学与地球化学家。[41]

吴建平(1953.10--),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院长、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42]

彭堃墀(1936.8--),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所长。[43]

杨桂通(1931--),力学家,塑性动力学专家,太原工业大学(现太原理工大学)原校长。[44]

苗建明(1963--),现任中科院古脊椎所党委书记、副所长。[45]

杨金龙(1966.5--),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远建工住轻质新材料联合研究院院长。[46]

李小英(1968.7--),天津大学精仪学院教授,第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47]

导演:

张继钢、牛朝阳、宁浩、贾樟柯

郝蕴[48],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导演。

王为念,电视导演。

画家:

马泉

歌唱家:

郭兰英、戴玉强、成方圆、阎维文、赵岩[49]

歌手:

王蓉、王韵壹、王子异

演员:

邢佳栋、周奇奇、赵文浩、高梓淇、原珺、齐芳、赵涛、高仁

主持人:

月亮姐姐、史强、任志宏[50]、任宇翔、刘星宇、刚强、郭涛、张世轩

企业家:

姚俊良,山西美锦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董思阳,“80后美女总裁”、“中国十大美女企业家”。

诗人:

城子(旅居太原,祖籍河南商丘)

作家:

马烽、西戎、笛安、蒋韵、李锐

太原城市荣誉

 获奖时间奖项荣誉获奖项目或备注
2019年11月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排名第76、2019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51-52]
2019年9月2019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第30[53]
2019年9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54]
2019年8月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55]
2018年12月2018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第24[56]
2018年12月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名第52[57]
2018年4月12日2018畅游中国100城[58]
2017年12月24日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59]
2015年10月14日2015年度“宽带中国”示范城市[60]
2015年7月“2015中国避暑名城65佳榜”第20名(和熙龙城)[61]
2015年6月第一批“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62]
2014年3月20日第二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城市[63]
2015年3月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2名[64]
2014年12月10日第三批“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城市[65]
2014年8月2013~2014年度中国会展名城[66]
2014年4月28日第二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67-68]
2013年12月31日第一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69]
2013年11月26日首批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群)[70]
2013年1月29日第一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71]
2013年1月17日第二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72]
2012年11月23日第一批“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城市-
2012年5月第六个“中国智慧城市”试点[73]
2012年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2011年3月14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11年1月2010年度全国十大体育营销城市[74]
2010年9月21日2010亚洲都市景观奖太原长风文化商务区大平台[75]
2010年6月23日第一批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城市[76]
2010年国家园林城市-
2009年1月23日第一批国家级创建创业型城市[77]
2000年第二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太原对外交流

国际交流

太原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贸易、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加强。政府、民间和社会团体之间的友好往来活跃。太原市与11个国家的14个大城市有友好往来关系。

  太原的国际友好城市
  缔结时间城市名称所属国家备注
1985.04.14纽卡斯尔英国-
1987.05.19姬路日本-
1994.09.01瑟克特夫卡尔俄罗斯-
1995.11.28朗塞斯顿澳大利亚-
1995.12.08萨拉托夫俄罗斯-
1999.05.17开姆尼茨德国-
1999.10.12杜阿拉喀麦隆-
2007.04.18纳什维尔美国-
2012.03.02圣但尼法国2008年6月签署意向书
2012.08.25顿涅茨克乌克兰1993年5月签署意向书
2017.08.31胡占德塔吉克斯坦-
备注:表格信息来源[78]

国际会展

太原市是中国十大创新会展城市。随着太原经济实力,城市建设和国际知名度的大大提升,太原的会展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特色展会

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
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太原)佛教文化用品博览会
太原国际车展中国(山西)装备制造业博览会
新晋商大会形象展示与产业博览会世界晋商大会

其他重要展会举办情况:

 序号展会名称举办时间
1第六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2011.09.26~09.28
2第十七届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2012.08.24~08.26
3第二十五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2015.09.25~09.27
42015中国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博览会2015.10.11~10.13
。别 名

并州,晋阳,龙城

行政区类别

省会、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北山西省

下辖地区

6区、3县、代管1县级市

政府驻地

太原市杏花岭区新建路69号

电话区号

(+86)0351

邮政区码

030000

地理位置

山西省中北部,太原盆地北部

面 积

6999平方公里[5]

人 口

442.15万(2018年)。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